乐学 乐教 创业 创造
学院新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另立潮头|共赴一场创新驱动文旅新质生产力共创会

时间:2025-07-15 12:46:58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2025712-13日,一场以激活文旅产业新动能为核心的“另立潮头—创新驱动文旅新质生产力共创会”在山东东平举办。会议汇聚文旅领域专家、从业者等,围绕品牌打造、IP孵化、特色赛事运营、传统工艺活化、文旅美学升级及AI技术赋能等关键方向展开深度探讨。艺术传媒学院任子璇书记,刘文香老师前往参会学习。



712日上午,通过参访实地项目参访戴村坝,白佛山,水世界三个实地,体验东平县打造的地标性旅游观赏地,以探索当地文旅产业文创产业创新路径。


712日下午会议围绕文创设计以及品牌打造进行了主题分享以及案例剖析。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斌分享《人工智能时代文创产品开发新思路》,深入解析人工智能时代文创产品开发的创新路径。他从文创产品共同特点、开发思路及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基本原则等方面展开阐述,指出人工智能可提升文创开发的效率与精准度,AI智能工具能助力文化更广泛传播。

陈斌提到,要实现文创产品“新、快”特点,需掌握人工智能开发能力。同时他强调,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创领域,关键在于提升开发者与使用者的智能及创新力。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勇者无敌,新时代文创产品开发应融入现代科技,深挖文化内涵,创新设计形式,借助AI拓展表现维度,以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容品牌合伙人及文化策略负责人高云凤,以“内卷时代下品牌如何借力‘文化IP’实现破局?”为主题,创新提出认知+美学=文化IP战略的品牌方法论。她提出,认知是品牌市场定位,美学关乎打造用户体验传递定位,将品牌打造分为策略、文化、美学三端,要从多维度助力品牌发展。



在文创设计与品牌打造上,慢物质创始人曾令波在分享中指出应深挖原生文化,将传统手工艺与品牌建设思路相结合,探索民艺文创的商业化路径,助力传统技艺的可持续发展。1983ASIA艺术设计创办人杨松耀主张探索多元共生的亚洲文化,运用混搭美学,把地域文化元素以包容、多元、共生的形式融入设计,提升品牌文化内涵。



713日的分享中,更加聚焦于探讨打造文创产品的年轻化和数字化。

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马锡源,分享了《传承创新,文化IP如何打造品牌营销年轻化》,马锡源认为,成熟文化IP需有辨识度、流量与情感共鸣,像故宫IP的高辨识度、趣味性、独特个性以及明确的态度、观点和价值观,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目光。传承文创要引发价值观认同,IP价值更在可持续影响,需构建正能量生态闭环。重要的是要融合传统与潮流,成为年轻人个性标签,带来国货自豪感与归属感。



ELLOWORLD艾洛互动创始人石乐欧认为,在文旅领域,数字文物活化的核心是借AIGC、空间计算与混合现实技术,让文化突破时空束缚。技术不仅能还原文物背后的历史场景、赋予其互动性,让游客沉浸式“对话”历史,更能以年轻态表达激活传统文化,让高冷文物变得可感可触。这意味着从单向展示升级为多维体验,让文化传承以及文创设计在科技赋能下更具生命力。他的发言引发了在文创产品上融入科技元素的思考,例如在文创产品上添加一些科技感,例如T恤衫上添加变色颜料等。



策展人蔡仕伟主要分享了文创的进化,他指出文创是创意的文化是文化中的创意。他扎根传统,深挖民间手工艺和美术资源,他主张在文创设计中要运用具有继承性和体系性的文化内容,通过概念转化和技术应用,使创造物具备时代性和适切性。



在当地主理人分享实战经验环节,思谷品牌乔为家主张在文旅产品设计中将设计和创意融入生活场景,例如相声船,烤地瓜围炉音乐会等,秉持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小红书官方生态营销专家雷智钦分享到,在文旅宣传方面关键在于在不同的时间段做好埋词,提高文旅创造。UB大家创库创始人张晓明主张简约设计,以“策略为先导、视觉表达为手段、产品落地为目的”挖掘产品“隐形价值”。



张鲁浙通过分享“《哪吒2》:国漫崛起的文化与产业启示”,提出应把文化基因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文化+人工智能”“文化+元宇宙”等新颖方式将中国文化传递出去、传承下去。刘敬军提出,应该将当地文化融入到文创产品中,让文化有更多传播的可能性,例如泰山祈福系列黄静文创产品就是将泰山的祈福文化与产品相融合。



此次参会助力了艺术传媒学院在艺术实践以及文创设计与产业应用结合方面的探索,这不仅为学院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与合作经验,更为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奠定了关键基础。未来,艺术传媒学院将持续以实践活动反哺课堂教学,优化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等平台,拓宽艺术实践的方方面面。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