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影视制作专业教学与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5月9日,影视制作教研室成功举办了"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教学探索"主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马群老师做主要分享,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研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教育中的应用路径。

活动伊始,马群老师系统介绍了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他指出,当前AI技术已深度渗透到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剪辑等全流程,正在重塑影视创作的生产方式。"作为专业教师,我们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将AI工具合理融入教学实践,培养适应行业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马群老师强调。

在专题分享环节,马群老师重点讲解了三个方面的应用实践:首先是在剧本创作领域,AI工具可辅助完成创意构思、情节设计和台词优化。马群老师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AI生成剧本的效率和局限性,建议在剧本创作相关课程中采用"A初稿+人工精修"的教学模式,既提升创作效率,又保证内容质量。其次在后期制作方面,马群老师演示了智能剪辑软件的应用效果。这些工具能够自动完成素材归类、镜头组接等基础工作,但艺术表达仍需人工把控。他提议在影视后期制作相关课程中增加AI工具对比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关系。最后针对虚拟制作技术,马群老师分享了AI场景生成的最新进展。通过虚拟制片技术,学生可以在有限条件下体验多样化的拍摄环境,大大拓展实践教学的可能性。教研室计划在影像相关课程中逐步引入相关技术应用。

研讨环节中,教师们围绕AI技术的教学应用展开深入讨论。郭丽娟老师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判断力,避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王雨老师建议建立教学资源库,系统整理优质AI工具和使用案例;李孟昱老师则强调了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经过充分研讨,教研室形成以下发展计划:一是定期举办AI技术工作坊,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二是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艺术创作"的双轨教学模式;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引入行业最新实践案例。
教研室主任郭丽娟在总结中指出:"AI技术为影视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技术创新,同时坚守艺术教育的本质,培养兼具技术能力和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未来,教研室将持续跟踪技术发展动态,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艺术传媒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