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三提三创”主题年活动,2025年8月10日至14日,艺术传媒学院在海南三亚成功举办为期五天的“赋能课堂新生态·深耕育人新路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围炉夜话”、“小组研讨”、“读书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互动环节,激发教师们的创新思维与教学热情,推动艺术传媒教育高质量发展。
围炉品教:双师传经破局,知行融合赋能
8月11日,山东大学的王震亚教授以“教学创新与课程建设、专业前沿与学科交叉”为主题,结合自身主持的《人人爱设计》、《工业设计史》等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经验,系统分享了一流课程的建设路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鼓励青年教师跨学科整合资源,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王教授还就教学成果的培育与申报进行了实操性指导,为青年教师指明了专业成长的方向。在围炉夜话的环节中,王教授以“数智化时代的教学变革”为主题与青年教师展开深度交流,为教师们应对教育新形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前沿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8月12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顾群业教授则以“数字艺术前沿与实践、行业实践与产学研结合”为切入点,探讨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前沿趋势。他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数字艺术创作、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创新应用,并分享了其在构建中华传统工艺语料库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围炉夜话环节,顾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推动艺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鼓励教师积极拥抱技术,拓展教学边界。


智汇交锋:同心汇智破题,聚力笃行见效
8月13日,培训进入小组讨论环节。青年教师们结合专家讲座内容,每位教师进行了逐一汇报,内容涵盖了AIGC的课堂教学运用中的过程性考核、人工智能对教与学的反思、AI工具应用创作的三层逻辑、AI对苗绣设计影响的案例分析、AI辅助创意孵化机制、唤醒创作本能、连接、专业,多语义生成图案的实战演示等内容。

在《梦想与实践》主题学习和心得分享中,各小组进行充分的讨论,教师代表们围绕《梦想与实践》内容,结合个人专业发展、教学实践、专业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程逸飞老师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人工智能对专业发展的赋能等感悟进行了分享;郭丽娟老师从董事长对影视相关专业的分析中分享了影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

艺术传媒学院院长助理杭颖颖为本次培训做了总结,指出此次三亚培训是学院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契机,既让老师们开阔了艺术与科技交叉的视野,并且效果显著,希望老师们真正把前沿理念转化为课堂创新的内生动力。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他们对前沿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增强了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实操能力。
此次三亚培训构建起一个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赋能的宝贵平台。青年教师们在思想碰撞中重燃教育热情,未来,参训教师将持续深耕艺术传媒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加专业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艺术传媒力量。

艺术传媒学院 供稿